【资料图】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敦煌7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)7月10日上午,樊锦诗在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上发言中说,“敦煌塑造了、成就了我,没有敦煌没有我的今天”,敦煌还有许多事等待去做,以后工作还要做得更好,不存在最好。
樊锦诗做大会发言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摄
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,毕业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于同年9月1日正式到敦煌研究院工作,开始了一生的志业。经过长时间历练,最终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。60年来,樊锦诗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所做了突出贡献,敦煌文物事业已真正迈上科学的保护、研究、弘扬、管理道路,莫高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有效科学探索,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肯定和评价。
近年来,樊锦诗得到了党和政府、业界同仁、社会公众的肯定认可,并给予很高的荣誉,曾被党和国家授予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 “改革先锋”等荣誉称号 ,由何梁何利基金推荐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请,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行星命名为“樊锦诗星”。
“这些殊荣远远超出对我个人的表彰,荣誉应该属于敦煌研究院、属于甘肃省、属于中国文物界。”樊锦诗说。
归结以往工作,樊锦诗有三个方面感受:一是,传承历史文化遗产,要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。二是,文物工作要与时代同行,一方面做文明的交流互鉴,一方面坚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、技术和管理。三是,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既需要青灯黄卷,也需要科学精神。
“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文物工作者,我本就应当自觉投身于祖国的文物事业,正视敦煌石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,坚守初心和历史使命,为做好敦煌石窟各项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。”樊锦诗说,她将继续为敦煌服务,更好地回报社会。
“敦煌文物保护利用弘扬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,也是‘永久’的事业。”樊锦诗说,敦煌还有许多事等待去做,关键是以后工作还要做得更好,不存在最好。“希望新一代的莫高窟人,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,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、传播者、创新者,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!”
(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)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敦煌7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马富春)7月10日上
四川经济网讯(记者王炎)7月10日,记者从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
中信证券:市场层面当前仍然缺乏增量资金,主题频繁高低切换也在消耗存
7月10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,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(简称
X 关闭
前5个月安徽省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525亿元 同比增长26.2%
“没坐头”到“天天像过年”:“花儿”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
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
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: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
安徽淮南新增确诊病例1例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人
X 关闭
上海嘉定体育馆隔离救治点首批新冠病毒感染者顺利“出院”
千里支援显真情 安徽六安捐赠的100余吨新鲜蔬菜抵沪
缉毒英雄蔡晓东烈士安葬仪式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
多方合作推动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文明高地
海口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